免費論文查重認準CNKI論文查重,專為高校論文檢測、畢業論文查重、碩士論文查重誕生的論文檢測入口平臺,CNKI論文查重系統涵蓋海量的數據庫,為畢業生解決各種煩惱,論文查重軟件免費為各種有論文檢測、論文查重需求的人提供,論文查重認準CNKI查重!
發布時間:2020-10-15 09:14:07 作者:知網小編 來源:www.derer.cn
你不想寫論文,有的時候是真“不想”。
東西都弄清楚了,寫論文太簡單了,沒意思,太枯燥了。
也有的時候,是“不能”:太難了,我改不下去了,焦慮煩躁不想寫了!
如果把寫論文也看作一個打怪升級的游戲,當這個游戲的難度超過了我們的能力時,我們就會焦慮、逃避;當難度遠低于我們的能力時,我們會感到無聊,也不想再打下去。
在寫論文的難度和我們寫論文的能力基本匹配的時候,我們才能對寫論文這件事更感興趣。
這種狀態,就是一種“沉浸體驗(flow experience)”,
具體怎么辦呢?分解寫作目標,進入沉浸狀態
半天想把論文結果寫出花來太難,只改 typo 又太枯燥無聊,想讓自己突飛猛進出足以日產 SCI 的能力也不現實,如果想讓自己維持沉浸在寫論文上,就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合理地分解“寫論文”這一大目標。
一個什么樣的目標既不會很大,又能帶來進步感和成就感呢?
寫論文的過程中,也需要新東西的積累,即便在做實驗時已經基本了解了相關內容而覺得“不想寫”,但落到前言大綱的每一節上時,也可能會發現,在某一節上,自己其實還沒有積累足夠的文獻,能夠讓文章邏輯過渡通順,現在還“不能寫”;或者對于一些被拉來當合作者的研究生,如果在前期參與的工作并不多,寫的時候就更“不會”了,需要先惡補這一話題的文獻積累。
在這種情況下,第一個分解目標可以是找到大綱下某個分話題的最新綜述,當作索引來下載新的研究文獻;可以是找到多少篇近多少年的兩個變量關系的文獻,導入到自己的文獻管理器里,方便寫時引用;這些任務都不至于太枯燥也不會太難,并且是可分解、可觀察、具體的目標,邊讀邊做筆記,就能減小直接上手就寫的難度。
當然什么枯燥什么難都是因人而異的,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進展調整,原則就是讓目標和自己當前的進展和能力有所匹配。
先完成,再完美
總對論文有不滿意,干脆就拖著不寫,這就是完美主義帶來的拖延嘛。
前幾年我作了一場學術沙龍,當發現自己或身邊的朋友陷入抑郁時,能做什么?很多嘉賓老師們在沙龍上提到,被科研系統篩選出來的這些人本身更可能具有完美主義的一些特質,更具有高焦慮的特質,由于抱有完美的期待,當發現寫不完美的時候,就可能著急,但這種狀態會更拖慢自己的進程,進而更著急、寫不下去,形成惡性循環。
記住一句話,“先完成,再完美”。滿不滿意,都要先做出來。